东风浩荡万里蓝 ——2024“崂山问海”海洋创新发展大会观察
2024年06月03日1395

潮起海天阔,问海正当时。


5月26日-28日,2024“崂山问海”海洋创新发展大会在青岛隆重举行,大会由崂山实验室和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出席大会并致辞。


11.JPG

大会设置30场特邀报告、8场主题会议、10余场特色活动,来自全国20个省的相关部门和单位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及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代表等400余人参加大会。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突出的特色优势。习近平总书记5月24日在山东考察时提出“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势,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青岛市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围绕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目标,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


从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看“青岛经略海洋的能力”


22_副本.jpg

2022年底,人工智能大模型ChatGPT发布,短短两个月内,ChatGPT的月活用户突破1亿。伴随着ChatGPT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爆,国内AI大模型赛道迅速升温。什么是AI大模型?简单说就是利用海量的数据和算力,生成各种内容的人工智能程序。


大会发布了海洋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瀚海星云”大模型和“问海”预报大模型,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海洋环境预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瀚海星云”基础大模型是一款面向国产新一代超算平台研发的多模态泛领域科学人工智能大模型,突破了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受算力资源规模严重制约的“卡脖子”难题,开展了千亿以上参数大模型分布式训练,构建起国产自主科学智能底座1。以“瀚海星云”基础大模型为基础,可以垂直赋能N个应用领域及X个应用场景,形成“1+N+X”基础大模型应用体系,用于加速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问海”预报大模型作为“瀚海星云”基础大模型应用体系中的海洋领域大模型,聚焦海洋科技前沿和产业应用的重点场景,打造海洋智能数字孪生系统。此次发布的“问海”-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旨在提升海洋环境透明能力,为认识海洋和经略海洋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国实科技集团联合启动海洋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双方将依托各自在港口运营和海洋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在海洋港口大模型应用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提高港口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港口服务水平为目标,确定将“港口设备精细化运维”作为双方合作的首个落地应用场景。该场景将切实发挥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核心能力,在“算力、算法、算据”三个维度同步发力,通过运维专家经验数字化转化,融合实时数据开展推理运算,挖掘设备潜在故障点,提供科学的维护决策建议,满足设备的预防性和持久性维护需求。青岛市发布了《青岛市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实施方案(2024-2026)》,未来3年将在海洋人工智能领域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关键要素支撑地、头部企业集聚地、应用场景示范地、产业生态优化地。


111.JPG


“瀚海星云”和“问海”大模型的发布以及海洋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启动,是青岛市深入实施海洋产业领域“人工智能+”行动,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抢占海洋人工智能发展赛道的写照,标志着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走在国内前列。


当前,青岛市正加强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赋能,积极拓展海洋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在海洋系统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主题会上,5家公司进行了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现场推介,5家单位现场发布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随后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针对应用场景需求,进行了现场“揭榜挂帅”,探讨合作,主题会吸引了30家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单位和50家海洋领域企业参加。现场工作人员表示:“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由青岛国实科技集团牵头建设,将形成服务核心海域与全球大洋预测、海洋药物与保健品研发、北极航道导航、智慧港口等领域创新发展的合力,带动临床疾病辅助诊疗等其他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多产业创新发展。”

 

从海洋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看“青岛经略海洋的决心”


“要立足青岛海洋科研优势,建好用好重大创新平台,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企业点题、院所答题机制,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今年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主持召开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座谈会时提出的。


大会深度聚焦青岛海洋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举行了山东省海洋物联网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云端服务平台发布仪式。该平台由青岛国实科技集团联合30余家单位,按照“头部企业+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打造,标志着青岛在落子“海洋物联网”科技成果转化这步棋上取得重要平台支撑突破。


平台收录了涉海高质量专利500余项,登记专家百余名,达成战略合作科研院所、企业机构50余家。平台建成前,青岛国实科技集团已转移转化芯片设计冗余填充方法等青岛涉海科研院所科技成果17项,实现成果转化营业收入5.39亿元。平台建成后,将以一个海洋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体系为牵引,以四个支撑平台和四个资源库为核心,以一个成果转化基地为保障,足不出户,为青岛市海洋类科技成果提供全链条、高效能的本地成果转化服务。


合作方能共赢。大会发起“全国海洋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倡议”,旨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的海洋情结,汇聚全球海洋领域的优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力量,共同践行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推动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


在“青岛好成果”投融资路演推介会上,青岛国实科技集团与中国银行、君戎启创私募基金、喜海投资控股集团等联合发起“海洋协同创新发展投资联盟”,将在资本运营、资产管理、基金投资等领域实现多维度资源共享,持续提升金融服务青岛实体经济发展质效。


今年来,青岛突出发挥“链长制”和“链主企业”作用,提升产业园区运营水平,努力招引一批数字经济大项目、好项目。为此,青岛海洋科技中心、青岛蓝谷管理局、青岛国实科技集团在大会现场发起“青岛海洋科技产业招商洽谈会”,这一政企携手举办的招商引资洽谈会吸引来自陕西、四川、江苏等地的30家意向入驻企业代表应邀出席,12家企业就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JO4A5528.JPG

近年来,青岛锚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改造提升船舶和海工装备等优势海洋产业。而中试便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节点,所谓中试,就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产业化应用的过渡性试验,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主题会上,展示了青岛国实科技集团的海洋智能装备中试生产公共服务平台。该中试平台建有一条柔性生产线,面向波浪能滑翔器、智能浮标、无人潜航器、无人机等海洋观探测装备,提供从样机到产品的一站式中试生产和验证服务,加快青岛本地海洋智能装备科技成果从“成果”到“产品”的产出,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进程。

 

从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看“青岛经略海洋的底气”


今年青岛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提出,要聚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不断开辟数字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算力基础设施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青岛经略海洋的强大引擎。


5月24日,青岛成为中国算力平台全国首个节点城市。当天,青岛市算力调度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又称为“青岛市算力一张网”,由青岛国实科技集团牵头,联合青岛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中科曙光以及移动、联通、电信等单位建设,整合青岛市零散性算力资源,实现多元算力的统一架构、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调度和统一供给,标志着青岛市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依靠该平台,青岛市算力资源分散、供需不均、闲置浪费、系统多样、业务对接难等问题将得到解决。无论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数据分析还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都有了及时、可靠的算力支持。算力调度平台还可以支持企业开展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帮助企业提前发现和解决运营中潜在的问题,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助力各类企业更好上云、用数、赋智。


开幕式当天举行的算力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主题会上,一批青岛市智慧海洋、城市与工业数字孪生、海洋大数据存储与交易体系等领域的算力融合应用成果、产品方案集中展示,与会各方共商海洋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谈论最多的是青岛市算力的一张“王炸牌”:国实超大规模混合算力平台。


据悉,青岛市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就是依托青岛算力龙头——青岛国实科技集团运营的超大规模混合算力平台建设的,这张“王炸牌”是青岛目前最大的通用人工智能算力集群,包含新一代国产超算、X86超算、GPU和大数据存储4大集群,其算力世界领先、算力设施国内规模最大。过去,中国超算的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大多依赖国外,而国实新一代国产超算集群从核心器件到系统软件则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轻松应对数千万核超大规模并行计算服务。


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总经理陈溟表示:“新一代国产超算集群已服务用户近200个,用户涵盖海洋科技、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多个超千亿参数规模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成为国内目前支撑“戈登贝尔奖”(超算界诺贝尔奖)数量最多、执行复杂任务性能最优、国内唯一支持千亿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国产超算集群。”